全景拍攝的發展過程(二)
今天,小編就接著分享全景攝影的發展歷程。之前在深圳的網站推廣公司分享了一部分了。上一篇主要是從全景拍攝的開始講到2006年。下面,我們就接著分享下去。進入21世紀之后,科技和經濟都在快速發展中,以前限制著360全景的因素變得越來越少了。全景拍攝的器材也越來越多了。
進入數碼時代后,照片的獲得與后期處理變得更加便捷,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用數碼相機進行全景拍攝。佳能等廠商在相機內提供了可以輔助全景拼接的拍攝模式,幫助我們獲得質量更高的原始素材。不過,拍攝后還是需要借助后期軟件才能獲得成品全景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諾基亞開始在旗下的手機產品上提供更簡便的全景拍攝功能只要輕松轉動手機,就能直接獲得拼接好的全景照片了。
2006年,瑞士賽茲公司發布了6×17Digital相機,采用軌道掃描CCD設計,可以獲得最大21250×7500像素的照片,總像素接近1.6億!由于每張照片的文件大小接近1GB,因此賽茲公司在演示時甚至鏈接了一臺蘋果Mac MIni電腦進行存儲。這架“怪獸”相機曾經在2008年的P&E上亮相,僅機身的價格就高達36000美元。
2009年3月,索尼發布了新款長焦相機HX1,具備了“掃描全景”拍攝模式。我們只需要按照提示用相機掃描眼前的美景,就可以輕松獲得最大像素為7152×1080(水平方向)或1920×4912(垂直方向)的全景照片。同年8月,又發布了便攜性更佳的WX1和TX1數碼相機,同樣具備掃描全景功能。其中,WX1具備24mm廣角鏡頭,可以記錄最大約256度的廣闊場景。
以HX1、WX1、TX1為代表的數碼相機,能以非常簡單的方式獲得震撼的全景拍攝效果,也得到了“數字時代搖頭機”的美譽。不過,首代掃描全景技術對畫面中的移動物體不能做出準確判斷,例如街道上的行人車輛可能在最終照片中形成重影。
2010年1月,以TX7C為代表的索尼新品數碼相機,配備了新一代的掃描全景技術,加強了對運動物體的檢測能力,可以在開始掃描后智能判斷每一幀的寬度,并將至多100幀畫面進行合成。使用“智能全景掃描模式后,鬼影等現象明顯減少,使得在拍攝城市街景、民族風情等題材時也可以充分運用掃描全景功能。
眾多數碼相機生產廠商加入到全景技術的爭奪中,富士的HS11具備30倍超大變焦鏡頭,可以在全景拍攝中營造出不同的透視感,奧林巴斯則提供了游標觸發快門的拍攝模式,具有很好的全景拼接質量:國產品牌愛國者也將全景拍攝作為廣告宣傳的重點……可以確信,在數碼技術的輔助下,全景拍攝功能還將有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