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在為小程序而迷茫,看看這篇文章
目前為止,越來越多微信小程序出現在我們身邊,也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被很多人奉為變革性的大殺器,但是也有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而停滯不前,小程序到底行不行,花費的心思到底值不值?
關于小程序疑慮不是沒道理,因為小程序并非爆發式出現,而是在一步步釋放其功能。至于小程序將來會具體發展成什么樣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往高走,不會往下跌!
說起微信小程序,就絕不能脫離了微信單獨談小程序。微信本身的理念是很輕,即用即走,所以我們認為第一種能夠適用小程序的應用場景是簡單、低頻的工具型。傳統的像APP Store分發這種已經不合適了,這是基于微信這種大流量的,但是給你的環境是簡單的環境。
微信除了有非常重要的關系鏈之外,還凸顯了很多分發的路口,比如二維碼,二維碼相當于把很多之前的渠道給打通了。渠道打通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很多分發更加的細碎,更加碎片化,有更多的切片。在以前的場景中,當你在生活中原來一個問題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步或者有ABCD不同的需求的時候,只能一個公司承擔很多需求。
但是有微信小程序之后,有了各種渠道和通路之后可以切開,比如說用戶點餐可以掃一個二維碼,通過小程序直接進去、直接完成,比如說預定未來幾天聚餐計劃,掃桌上二維碼馬上完成第二個動作,都是在這個環境下,但是給到用戶的感覺是分散的、是切片的。小程序未來的場景可能更加精細化,到這里旅游可以聽到這個場景,到其他地方掃一下變成買東西,通過掃一掃及時的直接觸達了,實現了場景化的分發。
小程序之于程序,與微博和博客之間的關系有異曲同工之處。一開始博客出現的時候,很多人把它作為生產內容的渠道,但是不足的地方是,通達用戶的路徑比較復雜,而且博文質量要求高,內容生產成本高。微博卻有所不同,字數少,可以通過關注,通過關系鏈,減少生產成本,也讓生產的內容讓更多的人接觸到。
小程序我認為就是程序里面微博,最終誰能夠成長起來,我認為個人要有競爭力,像微博每個人可以發,但是大V就幾個,大V是不可替代的。小程序未來有可能是這種場景,在地域和功能上不可替代,你就可以快速分發。比如說我是小區的業主,相互溝通很麻煩,有了小程序不一樣,我可以做針對小區溝通的小程序,這種不可替代地域分割或者人群屬性分割的產品,能夠解決特定需求,它可能很小,但是也可能會發展壯大。
無論是碎片化精細化的場景、即用即走概念的演繹還是營銷渠道的變通,微信小程序所展現出來的特質都是與這個時代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演變方向相契合的,換句話說就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每個走紅的產品,背后都少不了對消費者深刻的洞察,每次風口的到來,都是對時下社會需求的大滿足?;蛟S小程序的時代真的要來了!
(本文來源于廣州全通網絡(www.mmaijj.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