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使用場景適合小程序
很多人不愿開發小程序,立場不堅定,就是因為沒有完全弄懂小程序,不知道小程序究竟適合什么樣的使用場景。不多話說回來,還真沒有人能夠真正全面弄懂小程序,畢竟小程序還在不斷成長。
但是就目前而言,在電商、O2O或者小的工具,或者比較重要但是低頻的場景,都適合小程序。小程序從技術角度來說,更像早期的unix,專注做好一件事,用有限的工具做好某一個場景,程序就是小而美、小而快的典型代表。
關于使用場景,因為小程序根本都還沒有出來,真正做成什么樣子并不是靠我們說的,而是靠用戶投票。我想分享一下小龍的理念。大家知道官方發布出來,如果用八個字來形容,就是“隨手可得、即用即走”。如果你的小程序是不符合這個場景的話,我想肯定是不行的。
先不說怎么是行的,但是如果你的小程序不是隨手可得、即用即走的,哪怕是騰訊這么巨大的流量入口給我們,這個場景也是不對的。當然,這兩句話八個字里面就包含了很多很多內容,我覺得需要每個開發者自己作為一個用戶的角度來想,不是給用戶帶來負擔,而是給用戶解決問題,甚至是給用戶做減法。
隨手可得是一個連接的動作,現在互聯網通過手機和連接的動作做連接的東西,是掃二維碼或者交換名片,或者是搖一搖,這都是連接的動作。連接什么東西呢?微信已經不是一個IM的聊天工具了,如果中間是連接人的,這已經是一個連接的工作了,你還可以連接事物,當然,我們一定要記得住,這樣一個連接一定是用戶有主動請求的,因為我們也知道,小程序是不能夠主動推送給你,或者讓你主動通過排行榜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這個場景帶給我們很多想象的空間,以及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小程序用完就走了,很多長期的而且粘性非常大的,我覺得兩個應該是互補的,不是誰取代誰,這個短期內是比較難的。小程序是嵌入到微信里面,關于入口問題大家都在猜,從我們的理解,有可能是在界面或者iOS或者桌面的入口,如果長時間在一個小程序里面使用,微信有各種群,有一些做業務的可能上百個群,有幾千、幾百個好友,來一個通知的時候,你就要切換回來看是什么信息,這個過程很容易被中斷。對于一些對工作比較關注,跟工作相關的,或者去讀書的時候,從體驗和功能上會有非常大的優勢。小程序在創業的失措或者新產品的核心功能的嘗試,或者是在原來的上面做一個拓展反而更容易。
小程序的出現,讓我們看到各種使用場景潛在的商機,而隨著小程序功能的不斷開放,會適用于更多的不一樣的場景,那將會給創業者們帶來難得的機會,也會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