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會怎樣改變使用場景?
微信小程序的出現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么?引用一下張小龍曾做過三個關于微信小程序的幻想:
1、廣告牌下方以后不用貼微信訂閱號的二維碼了,而是貼小程序二維碼,用戶用微信掃描該二維碼便能立即體驗到相關服務或者相關信息。
2、到一個餐館,我們可能想排隊或者說點一下菜,只需要在餐館掃一下它的二維碼,然后就啟動了這個餐館的小程序,我們可以立即在小程序里排隊或者點餐。
3、我們看到一盞燈,想要去控制它,可能我們只需要用智能手機對著它掃一下,然后控制這盞燈的應用程序就已經啟動起來了。在類似博物館這樣的場景里,用戶可以在一些不同的內容前面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獲知當前物體的背后的信息。
關于張小龍的遐想,一個互聯網界常用的詞現在我的腦海——使用場景。
過去商家假設用戶的需求是需要一盞燈,所以開線下店或者網店把燈賣給用戶;產品制造者和設計者會假設用戶有何功能需求和審美需求,于是做出功能各異、樣式不一的燈。好像需求分析到此可以結束了。
但是,如果從「使用場景」來切入,可能又會產生非常不一樣的需求。比如,用什么動作開燈,用多大的力道開燈,用多長時間開燈,場景不同,相應的需求可能也不同。
回到小程序本身。因為小程序可以更方便地與線下場景結合,所以可能產生更多的想象力。小程序其實是為各種具體的使用場景提供了更多解決方案的可能,從而滿足消費者「購物」這個大需求下的各種「使用場景」的小需求。
微信小程序的出現勢必會給予使用場景新的定義,會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會迭代出更多的玩法,這里面也定會誕生出新的贏家。到底會是誰?我們拭目以待...